內容來自hexun新聞
陳少峰我們應該向韓國和好萊塢學習娛樂精神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現在的資本市場沒有真正的“創業板”, 這導致大傢對創業期的公司投資不多,無法真正鼓勵創新本報見習記者 陳妍妍近日,國務院分別出臺瞭《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和《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幹意見》,鼓勵文化產業與金融業“跨界融合”,同時鼓勵文化產業走出去。從消費總量來看,2010年全國城鄉文化消費總量約1萬億元,比照國際經驗推算出來的4萬億元理想值,尚有3萬億元的缺口。預計到2020年,全國文化消費需求總量將達16.65萬億元。不少業內專傢認為,文化產業將迎來“黃金十年”。那麼,國內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如何,未來的趨勢怎樣,文化與金融的融合還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帶著這些問題,《證券日報》記者專訪瞭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盈利模式有待開拓證券日報:您對企業的商業模式有多年研究,請您談談什麼是商業模式。陳少峰:商業模式,就是盈利方法。舉例而言,京東和阿裡的區別在於,京東是自己賣東西,而阿裡自己不賣東西,是搭建賣東西的平臺出租虛擬空間。這就是二者商業模式的差別。再比方說,美國的環球影城和21世紀福克斯電影的商業模式也不同。環球影城既做電影又做主題公園,把電影往下遊延伸,後者隻做電影,不經營下遊。證券日報:怎麼評價盈利模式的優劣?陳少峰:究竟哪一種商業模式更好不一定,但總體而言,以咖啡為例,賣咖啡豆的人是最不賺錢的,就像中國寫歌的人不賺錢,但中國移動很賺錢,因為中國移動是賣手機鈴聲的平臺。此外,盈利模式不是看現在有沒有盈利,而是看它有沒有一個盈利的方法,且這個方法比別人更好、更有可持續性。證券日報:中國文化產業的盈利模式怎樣?陳少峰:以電影為例,中國電影的盈利模式不如好萊塢電影。好萊塢電影是靠產業鏈的收入,而中國電影就靠票房,因此肯定比好萊塢差;此外,好萊塢電影賣給全世界,同樣的成本,我們的利潤就少瞭一半以上。好萊塢電影產業規模更大,而規模越大,利潤越高,這就是利潤的邊際效益地震。所以我們現在電影的電影整體還屬於高風險產業,盈利也不多。證券日報: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盈利模式如何開拓?陳少峰:目前影視行業專業化水平比較低,內容沒有辦法發揮作用,可以將內容變現的產業鏈很短,競爭還是低水平的。這一方面要向韓國學習,另一方面可以向好萊塢學習。就韓國而言,韓國的電視劇80%是針對女性,市場專門是為女性打造的,定位精準,明星產業同時帶動瞭奢侈品、化妝品、服飾、旅遊消費。而好萊塢電影則是老少通吃、全球通吃,其題材也是超越文化的,走娛樂加人性的路線,不打文化牌,同時探索將高科技變成藝術表達力、開發產業鏈等。值得註意的是,二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註重娛樂精神,而中國在內容創新上往往是拿來主義,不註重自身積累。證券日報:有人說,文化產業將迎來黃金十年,您怎麼看其未來的發展潛力?陳少峰:我認為,從2011年到2020年這10年,將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而其中最有前途的是數字文化產業。如今,我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離不開數字技術,特別是青少年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主流消費者,而他們主要的娛樂方式都是跟數字技術有關的,這必然促進文化產業向數字化轉變。我預測,到2016年底,數字文化產業市場價值將占70%,而電視、廣播、報紙、圖書(不包括印刷和教材)等傳統媒體占10%,院線電影、主題公園、演出等傳統體驗類的產業占10%,藝術品和工藝美術占10%。創新文化(300336,股吧)與金融的融合證券日報: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能談談文化與金融融合的現狀麼?陳少峰:當代金融業和高科技企業結合比較多,從政策的角度來說文化產業的優惠並不多,和軟件業無法比;從實體層面來講,文化產業現在規模還比較小,一般而言,產業做得越大,金融進入也越容易。證券日報:促進文化與金融的融合,您認為可以有哪些創新?陳少峰:現在文化金融產品很少,我最近正在做關於藝術品金融的產品設計,涉及藝術品抵押貸款、投資理財等業務。簡而言之,就是把藝術品作為投資理財的內容,例如你去買一個藝術品收藏,對方承諾贖回時10%的回報;再比如,每個人都可以把傢裡的藝術品拿出來抵押貸款,有點像典當行,現在有些銀行在探索藝術品質押貸款的業務,交易量大的話,是一個比較好的金融產品。證券日報:最近眾籌很火,您認為眾籌會給文化與金融的融合帶來哪些啟示?陳少峰:眾籌解決不瞭金融的管理和風險管控,容易碰觸非法集資的法律紅線,但它拓寬瞭融資渠道。以眾籌拍電影為例,融資、投資風險都很大,但未來還是可以放開,同時有必要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加以規范,例如限定投資比例等。證券日報:現在小微文化企業融資比較困難,您有什麼解決方案?陳少峰:對小微文化企業的扶持,我建議變補貼為融資。前幾年國傢對動漫產業補貼得太多,最後擾亂瞭市場秩序,“留下瞭壞蛋,把好人都擠走瞭”。國內動漫公司總體缺乏經營的實力和能力,人員都是拼湊的,有的人甚至連想做動漫的意願都沒有,隻是為瞭響應政策。為瞭避免上述悲劇重演,我認為,各地政府可以為小微文化企業做融資擔保,而不是簡單的補貼。證券日報:國內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不夠,您認為如何提高?陳少峰:創新力量不夠,應該解決資本市場的問題。現在的資本市場沒有真正的“創業板”,新開的新三板也有一定門檻,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創業板,這導致大傢都對創業期的公司投資不多,因為沒有創業板,資金無法退出。因此,要降低創業板準入門檻,讓更多公司可以上市,接受社會資本的投資。此外 ,還應創新投資模式,不是把投資創業弄成簡單的孵化,而是投資加輔導,投資完瞭以後還要輔助它成長,這可以讓初創企業少走彎路。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4-03-29/163485514.html
屏東佳冬汽車貸款房屋信貸利率利率多少免費諮詢試算信貸貸款率利缺錢急用哪裡借錢信貸貸款率利貸款全省皆可處理
- Feb 06 Sat 2016 16:33
重劃區找資金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新北平溪農地貸款 台中霧峰房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